首页 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详情 举报

武汉理工大学纳米重点实验室 专利数量: 所属机构: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领域:
团队简历
武汉理工大学纳米重点实验室依托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9年成立。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武汉理工大学学科首席教授麦立强任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教授任学术顾问。实验室拥有教师1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80余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和国家杰出青年2名。 实验室主要从事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拥有二维面探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针尖增强激光拉曼-原子力显微镜连用系统、化学气相沉积系统、原子层沉积系统、电子束光刻系统、半导体特征分析仪等一系列先进仪器设备。实验室近年来主持和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 实验室设计组装了国际上第一个单根纳米线电池器件,揭示了容量衰减的本征因素,率先实现了新一代高性能钒系纳米线动力电池的规模化制备。实验室发表SCI论文270余篇,包括Nature1篇、NatureNanotechnol.1篇、Chem.Rev.1篇、NatureCommun.8篇、Adv.Mater.12篇、NanoLett.24篇、PNAS2篇、J.Am.Chem.Soc.2篇、Angew.Chem.Int.Ed.2篇、Acc.Chem.Res.1篇、Joule1篇和EnergyEnviron.Sci.1篇,ESI高被引论文39篇,ESI0.1%热点论文7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2项。国际锂电池先驱M.Whittingham教授、第三世界科学院前院长C.Rao教授、无机纳米管奠基人R.Tenne教授等多位本领域国际权威学者对相关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科研成果
武汉理工大学纳米重点实验室依托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研究,包括新能源材料、微纳器件、面向能源的生物纳电子界面等前沿方向。率先将纳米器件应用于电化学储能研究,重点开展了纳米电极材料可控生长、性能调控、器件组装、原位表征、电输运与储能等系统性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认可的创新性成果。 课题组目前教师11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80余人。课题组学生被推荐到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杜克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读博或联合培养攻博。中科院院士赵东元教授作为课题组学术顾问,为课题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帮助。 课题组目前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包括Nature及其子刊11篇,Chem. Rev. 、Chem. Soc. Rev.、Acc. Chem. Res.、Energy Environ. Sci. 、Chem. 各1 篇,Adv. Mater. 14篇,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PNAS、Joule 各2篇,Nano Lett. 25篇,55篇论文入选ESI 近十年高被引论文,11篇入选ESI全球TOP 0.1%热点论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无机纳米管奠基人R. Tenne教授等多位本领域国际权威学者对相关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课题组近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课题组主要成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1届)、一等奖(2届)、二等奖(4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