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星发明人

姚剑
姚剑,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学科带头人,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兼职教授,中组部第4批“青年千人计划”公示入选者,长沙市3635计划领军人才,武汉市3551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松花江千人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百度Alpha学院2019级学员,武汉大学计算机视觉与遥感实验室(WHU-CVRSLab)负责人,现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学会计算机视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成像探测与感知专委会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机器视觉专委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三维视觉专委委员,湖北省暨武汉市新侨专业人士联谊会理事,湖南省涟源市人。1993年高中毕业于新化一中,1997年厦门大学自动化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获硕士学位,2006年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导师:湛伟权教授,Prof.Wai-KuenCham)。2001年至2012年曾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2001-2002,助理研究员,导师:Prof.GuanrongChen)、瑞士•达尔摩尔感知人工智能感应(IDIAP)研究所(2006-2008,博士后研究员,合作导师:Dr.Jean-MarcOdobez)、位于意大利的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JRC,JointResearchCentre)公民保护和安全研究所(IPSC,InstitutefortheProtectionandSecurityoftheCitizen)(2009-2012,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智能仿生研究中心(2011-2012,徐扬生院士团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4月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加盟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任教至今,2013年入选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曾参与过欧盟第六和第七框架计划等多个大型项目,以及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合作项目。近年来,在PatternRecognition、ComputerVision&ImageUnderstand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RoboticsResearch、IEEETransactionsonImageProcessing、IEEETransactio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IEEETransactionsonImageProcessing,ISPRSJournalofPhotogrammetryandRemoteSensing,Neurocomputing,MachineVision&Applications等国际权威期刊和CVPR、ECCV、ICRA、IROS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90余篇被SCI、EI和ISTP三大检索收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软件著作权授权6项。长期担任相关领域的国际核心期刊和顶级国际学术会议的审稿人。自加盟武汉大学即创建成立计算机视觉与遥感实验室(WHU-CVRSLab),目前本实验室成员包括4位国内外合作导师,1名博士后,4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多名本科生。自从成立至今,主持和参与了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重点项目、湖北省科技支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也与行业相关企业(腾讯、华为、阿里巴巴、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深圳积木易搭、立得空间、吉威时代、江苏智途、湖南桥康、顺德天行健等)开展了一系列横向科技合作和学生培养合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l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 l图像处理、医学影像处理、视频分析、智能视频监控; l机器人技术、机器视觉智能检测、机器人视觉导航与定位、SLAM、室内导航与定位; l三维场景建模与渲染、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 lLiDAR点云数据处理与分析、三维变形监测与分析; l地面移动遥感、高分辨率遥感目标提取与场景解译; l高性能计算、GPU计算、多核CPU计算、GPU-CPU混合计算、云计算; l软硬件系统集成、Web开发、APP开发等。
查看详情

更多明星发明人

姚剑
姚剑,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学科带头人,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兼职教授,中组部第4批“青年千人计划”公示入选者,长沙市3635计划领军人才,武汉市3551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松花江千人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百度Alpha学院2019级学员,武汉大学计算机视觉与遥感实验室(WHU-CVRSLab)负责人,现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学会计算机视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成像探测与感知专委会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机器视觉专委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三维视觉专委委员,湖北省暨武汉市新侨专业人士联谊会理事,湖南省涟源市人。1993年高中毕业于新化一中,1997年厦门大学自动化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获硕士学位,2006年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导师:湛伟权教授,Prof.Wai-KuenCham)。2001年至2012年曾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2001-2002,助理研究员,导师:Prof.GuanrongChen)、瑞士•达尔摩尔感知人工智能感应(IDIAP)研究所(2006-2008,博士后研究员,合作导师:Dr.Jean-MarcOdobez)、位于意大利的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JRC,JointResearchCentre)公民保护和安全研究所(IPSC,InstitutefortheProtectionandSecurityoftheCitizen)(2009-2012,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智能仿生研究中心(2011-2012,徐扬生院士团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4月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加盟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任教至今,2013年入选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曾参与过欧盟第六和第七框架计划等多个大型项目,以及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合作项目。近年来,在PatternRecognition、ComputerVision&ImageUnderstand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RoboticsResearch、IEEETransactionsonImageProcessing、IEEETransactio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IEEETransactionsonImageProcessing,ISPRSJournalofPhotogrammetryandRemoteSensing,Neurocomputing,MachineVision&Applications等国际权威期刊和CVPR、ECCV、ICRA、IROS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90余篇被SCI、EI和ISTP三大检索收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软件著作权授权6项。长期担任相关领域的国际核心期刊和顶级国际学术会议的审稿人。自加盟武汉大学即创建成立计算机视觉与遥感实验室(WHU-CVRSLab),目前本实验室成员包括4位国内外合作导师,1名博士后,4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多名本科生。自从成立至今,主持和参与了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重点项目、湖北省科技支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也与行业相关企业(腾讯、华为、阿里巴巴、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深圳积木易搭、立得空间、吉威时代、江苏智途、湖南桥康、顺德天行健等)开展了一系列横向科技合作和学生培养合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l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 l图像处理、医学影像处理、视频分析、智能视频监控; l机器人技术、机器视觉智能检测、机器人视觉导航与定位、SLAM、室内导航与定位; l三维场景建模与渲染、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 lLiDAR点云数据处理与分析、三维变形监测与分析; l地面移动遥感、高分辨率遥感目标提取与场景解译; l高性能计算、GPU计算、多核CPU计算、GPU-CPU混合计算、云计算; l软硬件系统集成、Web开发、APP开发等。
查看详情
曾承
曾承,男,硕士生导师,博士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后,ACM终生会员、IEEE会员,中国计算机协会会员,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曾在TSC、SIGKDD、TKDD、ICWS、CIKM、DEXA、计算机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NDBC2012萨师煊最佳论文奖;曾两次参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和2011),先后授权中国/国际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软件著作权6项,连续两次获得全国数据库年会最佳演示奖(2010,2011);参与制定云计算领域国际标准ISO-19763,参与撰写《2011年中国云计算白皮书》;曾经承担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晨光计划等多个国家或省部市级项目,负责诺基亚中国研究院、湖北电信、鄂钢等十余个国内外大型企业合作项目。
查看详情
朱锦涛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院长、华中卓越学者领军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获得者。主要从事聚合物有序结构材料的构筑及其光电存储性能;生物医用与防护材料及在组织修复与治疗领域应用的研究。已在NatCommun,JACS,AngewChemIntEd,AdvMater,Biomaterials,Macromolecule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3章;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3项(已授权15项)。 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MacromolecularResearch杂志副主编、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等
查看详情
李典庆
李典庆,男,湖北人,1975年出生,现任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院长。1998年获河海大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河海大学硕士学位,2003年12月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6月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出站,2005年7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08年11月破格晋升教授。   主要学术任职有国际期刊EngineeringGeology、ComputersandGeotechnics、SoilsandFoundations、BulletinofEngineeringGeologyandtheEnvironment、Georisk、ASCEJournalofRiskandUncertaintyinEngineeringSystems和岩土力学、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副主编或编委。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国际岩土工程安全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岩土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委员理事、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TC304两个技术委员会理事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1)水工岩土工程可靠性与风险控制;(2)水利水电工程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近年来在国际权威期刊如Landslides、JournalofGeotechnicaland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EngineeringGeology等发表SCI论文100余篇、EI论文17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2567次,H指数=29。3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13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论文被评为ComputersandGeotechnics期刊近五年最有影响的论文之一,并获优秀论文奖(OutstandingPaperAwards);1篇论文获国际期刊ComputersandGeotechnics优秀论文奖(SloanOutstandingPaperAwardfor2019);1篇论文获国际期刊Georisk最佳论文奖(GeoriskBestPaperAward);1篇论文获汪闻韶院士青年优秀论文奖;2篇论文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译著《基于ISO2394的岩土工程可靠度设计》获得中国出版协会2017年度引进版优秀图书奖。研究成果获2019年国际岩土工程安全协会突出贡献奖(GEOSNetAward)、2015年国际岩土工程安全协会青年科学家奖(GEOSNetYoungResearcherAward)、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1)、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1)等。
查看详情
钱忠东
钱忠东,1976年12月出生,江苏泰州人,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学术兼职有: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FluidMachineryandSystems》副主编,SCI源刊《JournalofHydrodynamics》编委,中国水利学会泵及泵站专委会秘书长,第四届亚洲泵站前池模型测试研讨会主席,第六届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国际会议(ISFMFE)副主席等。   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青联委员、湖北省青联常委、武汉市政协委员、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常委、武汉市委员会副主委、武汉大学委员会主委等。   1994年至1998年,东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本科,工学学士;1998年至2002年,东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工学博士;2002年至2004年,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博士后;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韩国海洋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2004年5月至2009年10月,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2009年11月至今,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力机械和计算流体力学。
查看详情
钟华
钟华,男,汉族,湖南人,1980年出生,现任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9月至2008年7月于湖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分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8年8月任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2011年6月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部博士后研究员,2012年6月至2016年7月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部分析研究员。   现为国际水协会(IWA),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美国土壤学会(SSSA)会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爱尔兰自然科学基金及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技术评估中心评审委员。多次国际会议的大会主席、分会场主席和技术委员会委员。WaterResearch、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等20多个国际刊物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1)自然多孔介质中污染物的运移与转化;(2)农业面源污染物在土壤及地下水中的自然削减过程及其强化;(3)受污染土壤与水环境的修复技术。   近年来作为主持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浓度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多孔介质中非水液相的迁移和增溶行为及其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鼠李糖脂改变土壤中石油烃降解菌表面疏水性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石油烃摄取行为的关联”、国家水专项课题“多水源格局下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构建”下的子课题专题等项目近10项,并作为实施负责人参与了美国NIEHS超级基金项目(SUPERFUND)“Mass-transferandMass-fluxDynamicsofChlorinatedSolventsinHeterogeneousSystems”、美国国防部战略环境研究与发展项目(SERDP)“FacilitatedTransportEnabledInSituChemicalOxidationof1,4-Dioxane-ContaminatedGroundwater”、美国能源部项目“In-situBiosequestrationforRemediationofUraniuminGroundwaterattheMonumentValleyUMTRASite”以及美国农业部国家自主研究基金项目“AMechanisticStudyoftheTransportandFateofBiosolidColloidsinSoil”。在WaterResearch、WaterResourcesResearch、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近50篇(半数为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EI论文50余篇,论文SCI他引400余次。参与编写论著两部。多次参加AGU年会、WRE、ICEST等多个国际会议,作大会邀请及口头报告10余次。与亚利桑那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部土壤、水与环境科学系ContaminantTransportLab保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查看详情
崔远来
崔远来,男,汉族,江西人,1966年2月出生,现任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9-1988.7,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本科;1988.9-1990.12,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硕士;1996.9-1999.9,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博士。 现兼任《农业工程学报》及《节水灌溉》编委、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学会(ASABE)会员、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及江西省吉安市科技顾问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为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水资源系统最优规划与管理;灌排系统现代化管理;灌溉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农田水环境修复。 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基金、中美国际合作项目、“863”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水利部“948”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等50余项课题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SCI及EI收录6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编或参编教材2本,作为主要撰稿人参编国家及部级规范2部,获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5项。获得各种科技奖励12次,其中国家奖1次、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奖励8次。2004年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查看详情
陈明
陈明,男,汉族,湖南耒阳人,1977年2月出生,现为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03年获武汉大学水工结构工程硕士学位,2006年获水工结构工程博士学位,2009年晋升副教授,2015年晋升教授。2013-2014年为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访问学者。兼任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工程爆破协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爆破及岩石动力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讲授水利工程施工、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等课程。主要研究内容有:①边坡静-动力稳定性分析、②岩石爆破破裂数值仿真方法、③岩体开挖程序与方法、④爆破振动响应数值模拟、⑤爆破有害效应控制技术、⑥地下洞室施工期通风仿真、⑦砂石料爆破开采技术、⑧岩体结构安全无损检测、⑨水工结构拆除爆破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题1项;参加973计划课题3项。主持承担了乌东德、白鹤滩、锦屏、老挝南俄1、丰宁抽蓄、阳江抽蓄等一批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RockMechanicsandRockEngineering》、《TunnellingandUndergroundSpaceTechnology》、《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爆炸与冲击》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并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合著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参与项目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查看详情
何真
何真,女,汉族,浙江人,1962年6月出生,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美国混凝土协会(ACI)中国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材料磨蚀磨损机理与评价方法、水泥基材料微结构形成与调控、混凝土耐久性、CO2吸收利用以及建材绿色评价。最近5年主持或参与的相关研究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水利部资助项目等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省部级二、三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查看详情
陈泽宗
长期从事无线电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主持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行业专项及湖北省科技厅支撑计划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已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已授权8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5项软件登记著作权,自主研制的小型阵列高频地波雷达和S波段多普勒测波雷达已应用于我国沿海多个海洋观测站,2次被评为武汉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主要研究方向: 1、无线电海洋环境探测(高频地波雷达和微波雷达) 2、雷达系统与信号理论 3、软件无线电技术 4、射频电路与嵌入式系统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