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大咖

刘正猷
1986年、1989年和1993年在武汉大学物理学系分别获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1993年7月—2001年4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导师,2001年4月至今在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曾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香港中文大学物理学系、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加拿大Manitoba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从事访问研究。在Science(1)、NaturePhysics(2),PRL(11)、Adv.Mat.、PR系列、APL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GoogleScholars他人引用总数超过8300次,单篇论文他引最高超过2000次,十多篇论文他引超过100次,H指数42。研究成果曾入选PhysicsWeb年度(2000)物理学十大研究亮点、NaturePhysics的研究亮点以及PhysicalReviewLetters编辑推荐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以及国际声子学学会(InternationalPhononicsSociety)布里渊奖(2015年)。指导的博士生中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查看详情

更多大咖

刘正猷
1986年、1989年和1993年在武汉大学物理学系分别获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1993年7月—2001年4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系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导师,2001年4月至今在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曾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香港中文大学物理学系、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加拿大Manitoba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从事访问研究。在Science(1)、NaturePhysics(2),PRL(11)、Adv.Mat.、PR系列、APL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GoogleScholars他人引用总数超过8300次,单篇论文他引最高超过2000次,十多篇论文他引超过100次,H指数42。研究成果曾入选PhysicsWeb年度(2000)物理学十大研究亮点、NaturePhysics的研究亮点以及PhysicalReviewLetters编辑推荐等。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以及国际声子学学会(InternationalPhononicsSociety)布里渊奖(2015年)。指导的博士生中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查看详情
聂建强
聂建强教授(博士),男,1964年10月生,江苏省丹阳人,瑞士伯尔尼大学法学博士(DoctorIuris)(summacumlaude)、瑞士比较法研究所访问学者(1999年10月—2000年11月)、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普通法深造文凭(1998年9月—1999年5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1993年8月—1994年10月)和苏州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1982年9月—1986年6月)。 聂建强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他曾任罗马一大法学院(SapienzaUniversityofRome)访问教授(2017年3月15日至4月14日)、墨尔本大学法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任瑞士世界贸易研究所、瑞士比较法研究所、瑞士伯尔尼大学欧盟法与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兼职研究人员和苏州大学法学院教师。他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法学院、莫纳什大学法学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学校和机构访问和讲学。2016年他曾在墨尔本大学法学院讲授法学硕士课程TradeandInvestmentLawinChina。
查看详情
章文
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教授、珞珈青年学者,在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的交叉领域,发表论文40余篇,含多篇ESI高被引论文。担任国内相关领域学会的专业委员会委员,包括: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业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信息学学会生物医学数据挖掘与计算专业委员会等。担任多个CCF推荐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包括:BIBM,GIW,AAAI,APWeb-WAIM,UIC,ICIC。担任十多种高影响因子期刊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和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 研究方向 图学习算法研究及其在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应用 推荐系统算法研究及其在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应用 深度学习算法研究及其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应用 集成学习算法研究及其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应用 药物副作用预测,药物靶点预测,药物-药物反应预测,药物-疾病关系挖掘、脑科学与人工智能。
查看详情
蔡杰
研究方向为天然高分子和高分子物理,主要研究领域为纤维素和甲壳素等高结晶性聚多糖新溶剂和新材料。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等项目。在Adv.Mater.、Angew.Chem.Int.Ed.、Adv.Funct.Mater.、ACSAppl.Mater.Interfaces等发表SCI论文70余篇,SCI他引3600余次。主编“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纤维素科学与材料》,授权国际和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奖(排名第二)等奖励。现任中国化学会纤维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海洋生物材料分会委员会委员。
查看详情
曾百肇
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本科),1989年和1992年在该系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7月以来一直在武汉大学化学学院从事分析化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其间,于1996年6月至1998年1月在加拿大McGill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离子液体相关的纳米表面分子印迹新方法研究及高性能霉毒素传感器构建,21775112;离子液体增效的新型固相微萃取头的电化学制备、表征及应用,21275112;基于纳米合金催化的新型高灵敏电化学及生物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21075092;金属表面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的电化学研究,20173040)、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自组装有序超分子结构膜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新型杂多酸修饰电极的研制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金属表面生物物质的电化学研究及应用;离子液体修饰电极的研究及应用;酶在离子液体复合膜中的直接电化学与新型酶传感器研制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纳米合金膜的超声电沉积制备、表征及电催化性能研究,2010-KF-12)、武大青年学术骨干基金(自组装有序超分子结构膜传感器)等项目的研究。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物物质的电荷传递机制、电化学行为及传感器研究)、面上项目(基于分子印迹膜识别与增敏的有机-无机复合半导体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基础研究,21675117等)、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的研究工作。
查看详情
付磊
付磊教授自2012年到武大工作以来,在二维原子晶体的精准合成方面做出了具有特色且系统的研究工作,创新性地提出了液态金属剂策略,深入研究了其上二维原子晶体独特的生长行为,成功解决了一系列瓶颈性问题。在NatureMater.、NatureCommun.、Adv.Mater.、J.Am.Chem.Soc.等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并被广泛引用,申请中国/美国发明专利15项。翻译国内首部石墨烯学术专著(《石墨烯:基础及新兴应用》,科学出版社,2015)。 付磊教授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多个面上项目,参与了多个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项目。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武汉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现任中国化学会奖励委员会会员、青年委员会委员、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查看详情
许才军
许才军,男,1964年3月出生,江苏江阴人,博士,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测绘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第四届监测预报学科技术协调组成员,湖北省测绘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测绘学会学术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地震学会副理事长,“JournalofAppliedGeodesy”“JournalofGlobalPositioningSystems”“WuhanUniversityJournalofNaturalSciences”“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杂志编委。1996年、1999年、2003年三次获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获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获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测绘教材一等奖;2012年获首届地理信息测绘局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6年获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查看详情
黄健
黄健,女,职位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与兴趣。   激素防治Alzheimer病的机制研究。   新型ERβ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筛选和研究。 主持科研项目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个基地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ABA219)。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6AA301B31)。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20062022)。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ABA115)。 教材《生物化学技术原理极其应用》第四版,副主编,2008年,科学出版社。
查看详情
陈向东
先后获得武汉大学微生物学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后于1988年留校任教;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在职获得博士学位;2004年晋升为教授,2005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曾赴美国、日本的多所高校交流访问。   现为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微生物学通报”杂志副主编;“生物资源”杂志编委会副主任;教育部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微生物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基础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分子微生物学与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湖北名师奖获得者;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主任;植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资源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973子课题1项,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的主要参加者;承担多项横向研究课题。
查看详情
蓝柯
人物简介:蓝柯,男,1971年生,四川屏山县人。分别于1994年和1998年于重庆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和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后在中科院“百人计划”号召下回国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2017年加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担任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主要从事肿瘤疱疹病毒感染及致瘤机理研究,其研究成果为发展相关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奠定了重要基础。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