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荣誉
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梁子湖国家野外站)位于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牛沙咀小岛上(114º33´E, 30º15´N),筹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15hm²,实验水域面积100hm²,隶属武汉大学。2005年获批首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是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第一个国家野外站,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重点站,也是国家生态与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武汉大学梁子湖国家野外生态站以长江中下游草型湖泊和水生植被为研究对象,探索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机理,为我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和受损淡水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第一手数据资料和技术支撑。武汉大学1992年开始在梁子湖进行水生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和退化水生植被重建试验,成功种植水生植被20万亩,为湖泊水质改善提供了基础保障;已经积累20余年湖泊水文气象和水生生物等方面连续定位观测数据资料。2005年获批首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以生态站为依托,武汉大学2007年获批生态学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生态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梁子湖国家野外站硬件设施齐全,其中实验楼(面积3200m²);标本馆和展览馆(面积1360m²);学术报告厅和宿舍(面积1120 m²);码头和船坞(可停靠15艘大船),水电系统覆盖整个岛。实验水泥平台5个(面积3540m²);玻璃温室(面积1260 m²);实验水泥池375个;玻璃钢水族箱400个;方形试验土池7个面积9240m²,长形试验池3个(面积24600m²)。仪器有水下机器人、水下回声探测仪、光合作用仪、水下叶绿素荧光仪、叶面积仪、根系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总磷分析仪、总有机碳分析仪、元素分析仪、离子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自动气象仪、多参数水质监测仪、自动水质分析仪、三菱越野车和机动船等价值1000余万仪器设备。
梁子湖站国家野外站致力于服务国家的目标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1)针对我国湖泊退化污染加剧趋势,提出抓紧治“小病”,分期治“重症”,保住“生态本钱”的湖泊治理新思路,新华社以内部动态清样形式报送,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和前副总理邹家华都予以批示,国家有关部门密集来梁子湖调研,推动了良好湖泊保护基金的建立,将在今后我国湖泊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2)为环保部编写外来种水葫芦(凤眼莲)危害评估报告,参加环保部湖泊生态安全调查评估和良好湖泊保护工作,编写梁子湖生态安全报告,提出我国湖泊监测应由现行的以化学指标为主转向以生态指标为主,以更好的反映湖泊环境现状和预测,得到环保部的高度重视。(3)受农业部和林业部委托,提出《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水生植物名录并已颁布执行。为农业部提供全国水生植物保护规划;(4)为国家林业局编写鄱阳湖湿地生态调查报告。(5)参加水利部水库污染防治专家组,对北京、天津等城市主要水源地水库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湖北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全国第一个以水生植物和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站,服务于国家水污染治理和湖北省湖泊保护的需求,力争为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做出应有贡献,为全国日益严重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示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