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15827474902
店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关注
科研团队
姓名生物医学大数据挖掘实验
近年来,生物信息学研究、医学研究和高通测序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海量生物医学数据,挖掘生物医学数据,成为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实验室面向生物医学数据,研究矩阵分解、表达学习、图学习,网络缺失边预测等数据挖掘方法、机器学习模型,探索药物副作用、药物靶点、药物-药物反应、药物-疾病关系、微生物-疾病关系、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科学问题,发现具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 实验室主要工作包括: 设计半监督学习框架下的多源数据整合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于解决社交网络、生物医学、数据挖掘中的热点问题; 关注网络缺失边预测问题,设计了基于迁移学习和网络拓扑不变性的预测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社交网络、生物医学、数据挖掘问题; 药物副作用预测,药物靶点预测,药物-药物反应预测,药物-疾病关系挖掘、脑科学与人工智能。
查看详情
姓名化学与化工学院聚合物有序结构材料研究组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朱锦涛课题组主要从事聚合物有序结构材料的构建以及性能调控的研究,包括高分子受限自组装、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微流控制备、智能材料设计与生物界面相互作用、纳米药物载体构建与靶向治疗等方面。课题组入选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前沿青年团队,已在JACS、Angew.Chem.Int.Ed.,Adv.Mater.,Macromolecule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目前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委面上项目、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等科研项目。
查看详情
姓名微纳材料设计与制造研究团队
华中科技大学微纳材料设计与制造研究团队创建于2011年,课题组负责人单斌教授现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是一支跨学科交叉创新团队。中心成员包括专职教师及科研人员10余人,获得中组部、教育部、湖北省等各类人才计划和国家级项目数十项,科研经费超过千万。研究团队的特色是材料微纳制造与应用的跨学科研究,涉及材料、机械、能源、光电子等领域。
查看详情
姓名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子工程与成型加工研究团队
高分子材料在交通、机械、电子、化工、能源等国家支柱产业,以及国防、航空航天等战略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体积用量早在1990年已超过钢铁和有色金属的总和。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可赋予材料热、电、光、磁等新的性能,是推动高技术发展的关键之一,也是高分子科学的前沿和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优先发展领域。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分子工程与成型加工创新团队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5年由李德群院士创立。团队整合了化学、材料等学科,结合学校"985"、"211"创新基地建设,围绕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分散、界面、有序等关键科学问题,形成了功能相分子设计、复合体系协同效应、加工过程模拟与工艺优化三个研究方向,积极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进行创新性探索与技术攻关。历经20余年的发展,已自然形成了一支由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以及60余名博士后和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创新团队,在高性能复合材料、微电子封装、激光全息防伪、光电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3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002年和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团队于2009年和2016年两次入选湖北省创新群体,于2015年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团队成果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证件防伪、沥青路面材料和激光打印/数码复印用彩色墨粉的工程化,支持了湖北国创公司、鼎龙公司的上市。
查看详情
姓名柔性电子制造研究团队
本团队负责人尹周平教授,团队成员有唐江教授、黄永安教授、吴豪研究员、郭连波研究员、牛广达副研究员、高亮讲师、段永青讲师、叶冬讲师。本团队长期从事柔性电子制造基础研究的过程中,依托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武汉光电研究中心自然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面向柔性显示、穿戴式电子、新型能源等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立足于学术前沿研究,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注重研究成果转化,实现与国家重大需求和市场需要结合。团队老师具有机械、光电、材料、化学等背景,联合培养、共同指导,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高水平培养。 本团队创新即包括基础前沿又覆盖创新技术,团队成员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一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1)在基础前沿方面:团队核心成员唐江教授专注于新型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发光器件开发,取得PbS量子点和铜锌锡硫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两项电池效率记录,开创了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钙钛矿探测与发光研究新体系,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于《Nature》、《NaturePhotonics》、《NatureEnergy》、《NatureCommunication》等国际顶级期刊。2)在创新技术方面:团队负责人尹周平教授针对高性能柔性RFID标签制造装备研发的重大需求,自主研制了我国第一台高性能RFID标签封装设备,被作为国家重大自主研发装备入选“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成果,并获得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团队核心成员黄永安教授研制出首台多功能电流体喷印装备、柔性电子曲面共形喷印装备,分别获得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特别金奖,并获得2017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团队主要方向包括柔性电子器件、纳米材料复合与改性、电子制造工艺与装备等3个方面,形成从器件研究到制造装备研发的完整研究体系。团队重点研究内容和关键核心技术包括:高性能柔性电子功能材料研发与制备、柔性电子器件大面积微纳结构图案化、柔性混合电子器件系统高效集成。其涉及材料、器件、工艺与装备等诸多领域。 自创立以来,团队紧紧围绕柔性电子器件、工艺和装备的重大需求,始终抓住电子制造领域的前沿和主流方向,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在柔性电子制造的工艺与装备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学术影响。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具有自己独特、鲜明的特色,具体表现在重大学术前沿需求牵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合作创新和先进技术强调转化等方面。
查看详情
姓名机器人与制造大数据研究团队
团队成员包含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中组部""和"青年拔尖人才"各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是一支以院士领衔,国家杰青、优青、、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为学术带头人,一批高学历、高水平的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创新学术团队。 团队所在的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先后承担"数字化制造基础研究"、"难加工航空零件的数字化制造基础研究"(首席)两期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型复杂零件机器人加工理论与技术"和"大型复杂曲面零件的数字化设计-加工-测量一体化理论与技术",国家863项目"大型螺旋桨用重型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加工机床",国家863项目"大型复杂曲面薄壁类零件高性能多轴数控加工与仿真优化",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开放式数控系统开发及示范应用"等10余项与团队建设目标密切相关的国家级研究课题,与无锡叶片厂合作完成了"大型叶片高效高精加数控加工工艺及软件"、与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大型水轮机叶片数控加工自适应控制装备"等企业技术攻关与应用项目。
查看详情
姓名类脑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团队
团队负责人为曾志刚教授,团队成员包括王小平教授、苏厚胜教授、袁晓辉教授、吴付科教授、刘慧副教授。本团队是在整合控制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数学3个一级学科的基础上,由我校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长期共同合作从事类脑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领域的专家组成,年龄结构合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一流的理工交叉学科研究团队,为国家培养拔尖的复合型人工智能创新人才。 团队包括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Elsevier高被引学者,2名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1名湖北省楚天学子,团队成员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1)在学术创新方面,团队总共发表IEEE汇刊论文122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IEEE汇刊论文有67篇,并有多篇论文发表于IEEETransactionsonCybernetics、IEEETransactionsonFuzzySystems、IEEETransactionsonNeuralNetworksandLearningSystems等国际一流的类脑智能与智能控制等领域的期刊,于2017年获批湖北省创新团队。(2)在人才培养方面,曾志刚教授指导的博士生温世平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王小平教授指导的博士生王雷敏获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与曾志刚教授合作研究的博士后向往获得2017年博新计划支持,曾志刚教授指导的博士生盛银毕业后获得2018年博新计划支持,曾志刚教授指导的博士生肖强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批特别资助(站前)。创新团队成员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共获得国家奖学金24人次,4人次获得校三好研究生标兵。曾志刚教授培养的博士生肖强,在读博期间,共发表了8篇高水平论文,其中IEEE汇刊7篇,先后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曾志刚教授培养的博士生盛银,在读博期间,共发表了12篇高水平论文,其中IEEE汇刊论文7篇;袁晓辉教授培养的博士生季彬,在读博期间,共发表了15篇高水平论文,其中IEEE汇刊4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先后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两次获得校三好研究生标兵称号;袁晓辉教授培养的博士生陈志环,在读博期间,共发表了9篇高水平论文,其中IEEE汇刊2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苏厚胜教授培养的博士生吴涵,在读博期间,共发表了5篇高水平论文,均为IEEE汇刊论文。 团队成员研究方向涉及控制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数学等多个交叉学科,在长期协同攻关中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并不断融合创新,已具有优良的前期交叉学科研究基础。团队整合了我校理、工的优势学科,进行基于神经形态计算的全自主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团队成员结合各学科的资源和优势进行协同攻关,在神经形态计算的基本原理,类脑智能的实现方式与典型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在阐明全自主控制的实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交叉学科研究。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计算智能;(2)忆阻系统及应用;(3)复杂网络;(4)优化理论、算法及应用;(5)随机微分方程。
查看详情
姓名武汉理工大学纳米重点实验室
武汉理工大学纳米重点实验室依托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9年成立。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武汉理工大学学科首席教授麦立强任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教授任学术顾问。实验室拥有教师1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80余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和国家杰出青年2名。 实验室主要从事新能源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拥有二维面探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针尖增强激光拉曼-原子力显微镜连用系统、化学气相沉积系统、原子层沉积系统、电子束光刻系统、半导体特征分析仪等一系列先进仪器设备。实验室近年来主持和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近20项。 实验室设计组装了国际上第一个单根纳米线电池器件,揭示了容量衰减的本征因素,率先实现了新一代高性能钒系纳米线动力电池的规模化制备。实验室发表SCI论文270余篇,包括Nature1篇、NatureNanotechnol.1篇、Chem.Rev.1篇、NatureCommun.8篇、Adv.Mater.12篇、NanoLett.24篇、PNAS2篇、J.Am.Chem.Soc.2篇、Angew.Chem.Int.Ed.2篇、Acc.Chem.Res.1篇、Joule1篇和EnergyEnviron.Sci.1篇,ESI高被引论文39篇,ESI0.1%热点论文7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2项。国际锂电池先驱M.Whittingham教授、第三世界科学院前院长C.Rao教授、无机纳米管奠基人R.Tenne教授等多位本领域国际权威学者对相关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查看详情
姓名巡检机器人研究团队
巡检机器人研究团队由7名教职工和数十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目前以各种工业巡检任务为应用背景,研究地面轮式巡检机器人和空中旋翼飞行机器人,使之具备目标识别、缺陷检测、动态跟踪等功能。通过携带气体浓度传感器,可以构建流体运动地图,分析烟羽扩散规律,追溯气体泄漏源头。 该团队主要研究机器人自主巡检作业的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包括机器人定位与构图、规划与导航、智能控制、图像处理、数据融合、目标识别与跟踪、人机交互,以及空中-地面协作巡检等科学问题,尽早发现被检设备可能出现的破损、脱落、过热、过压、泄漏、爆炸、停机等缺陷或异常,从而将用户从繁重而且危险的人工操作中解脱出来,提高测量精度和巡检效率,为维护各类设施安全可靠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查看详情
姓名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团队
武汉大学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团队依托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组建而成。本团队主要研究对象为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与结构,旨在通过试验、数值与理论等手段对其开展多方位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有:(1)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本构关系及多尺度模拟;(2)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的各项性能及设计计算理论;(3)装配式结构基本理论与应用;(4)工程结构抗震与加固;(5)工程结构的防灾减灾(6)FRP复合材料高效利用及结构组合方法。 目前,本团队有专任教师5名,分别是徐礼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余敏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池寅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素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和孔文涛讲师。此外,还有博士后1名,博士生12名,硕士生17名。 2012年以来,本团队所获荣誉和取得成果如下: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次、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等;在国内外多个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合计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此外,本团队成员也同时担任多个SCI期刊的通讯评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