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18581571525
店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关注
科研团队
姓名复合材料智能制造与装备团队
建于2008年5月,在团队负责人祝颖丹研究员的带领下,开展了先进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复合材料结构件力学设计、复合材料老化与寿命预测、轻质夹层结构制造与性能、热塑性蜂窝自动化生产工艺、热塑性基体复合材料制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有限元模拟计算、复合材料工艺模拟计算、聚合物材料粘弹行为计算、功能型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高导热型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模拟计算等研究方向,并建立了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测试平台。
查看详情
姓名计算机视觉与遥感实验室
武汉大学计算机视觉与遥感实验室(WHU-CVRSlab)由学校高层次引进人才姚剑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于2012年4月创建成立,目前成员包括4名国外合作导师,1名博士后,30余名博士和硕士和硕士研究生,10多名本科生。自从成立至今,CVRS实验室主持和参与了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国际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重点项目、湖北省科技支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也与行业相关企业(腾讯、华为、阿里巴巴、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立得空间、吉威时等进行过研究合作。
查看详情
姓名武汉大学信号处理研究室
武汉大学信号处理研究室,隶属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前身是原武汉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由原武汉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实验室(1982年创建)和原武汉大学现代通信实验室(1984年创建)组合成。2001年武汉大学重组以来,在国家211工程、武汉大学“引进人才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本研究室已成为“信号与信息处理”省级重点学科、“雷达与无线通信”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的重要研究基地。研究室已经培养了百余名博士生和硕士生,这些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有很强的专业技能,成为国内外电子信息领域的专业骨干和有影响的高级技术人才。研究室目前在读的博士、硕士生近50人,在国、内外发表了近两百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近3年来SCI检索6篇;EI检索12篇),出版了《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基于计算机的方法》、《图像复原与重建》、《扩频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多部著作。研究室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解译,语音信号增强,音视频信号压缩与传输,Turbo码理论与应用,数字水印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中多载波、多用户检测与盲均衡技术,扩频通信与跳频通信等。 中心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能源经济学、低碳经济理论、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碳排放权交易、气候政策与国际贸易和投资、气候领域的国际谈判与合作等。
查看详情
姓名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12月获批依托武汉大学建设,2006年10月通过国家科技部建设验收,2008年、2013年、2018年通过国家评估。实验室面向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电工程建设运行中的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设有五个研究方向:(1)水资源时空演变与综合调度;(2)农业节水及环境效应;(3)河流水沙运动与江湖治理;(4)水工结构与库坝安全;(5)水电站安全运行与控制。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78人,流动研究人员32人,技术与管理人员9人。在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在重要国际学术组织或学术刊物任职48人次。
查看详情
姓名武汉大学智慧水业研究所
智慧水业是指利用互联网、物联网、3S技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虚拟仿真、数值模拟、人工智能等高新信息技术,为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的各个过程的监测、控制、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相应的智能化技术体系。智慧水业致力于促进水文、气象、海洋、水利、水务等涉水行业管理一体化、精细化、协同化、科学化、和社会公众服务智慧化发展,为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防汛抗旱、减灾防灾、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涉水业务提供智能化服务,实现全球、全社会的智慧治水、智慧用水和智慧管水。 武汉大学智慧水业研究所成立于2017年10月,依托于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作为国内首家在高校成立的智慧水业领域的研究机构,研究所立足武大,面向全国,服务社会,通过创新完善科研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一条“以产养研”的发展道路,打造中国智慧水业领域科技创新高地,推进水利水务科技和涉水行业一体化发展。
查看详情
姓名武汉大学水生态研究所
武汉大学水生态研究所于2017年12月在水利水电学院成立,宗旨是通过对生态系统结构化过程的深度解析,寻找缓解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发挥长江流域工程-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具体任务包含水生态与水环境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开发、高端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平台构建。开展生态系统结构化过程相关的基础研究,重点探讨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过程对涉水工程干预产生响应的形式、范围和程度,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聚焦生态系统的“生物完整性“研究,以及“再自然化”生态修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构建面向未来的工程—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支撑体系。
查看详情
姓名武汉大学工程风险与防灾研究所
为进一步整合武汉大学在水利水电工程风险与防灾领域的研究力量,凝聚一批从事水利水电工程风险评估与防灾减灾研究的学术队伍,提升武汉大学在水利水电工程风险评估与防控领域的影响力,武汉大学于2018年1月下文成立了武汉大学工程风险与防灾研究所,2018年3月第二届全国青年工程风险分析和控制研讨会暨武汉大学工程风险与防灾研究所揭牌仪式在武汉召开,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校长KKPhoon教授、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黄介生教授等嘉宾共同为研究所揭牌。 研究所名誉所长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陈祖煜院士,首任所长为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典庆教授。武汉大学工程风险与防灾研究所隶属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依托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为相对独立的科研教学机构,是“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 研究所现有新加坡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学者2人,全国百篇优博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工程2人,湖北省楚天学者4人,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2人。 研究所设置以下4个主要研究方向:水工程结构可靠性与风险控制基础理论、水工结构地震灾害与防护、库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治、水工岩土工程安全监测与智能评价。在科学研究方面,研究所紧密围绕国家防灾减灾迫切需求,瞄准水工岩土工程领域国际学术前沿,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海外与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滇中引水二期工程管网风险评估与减灾策略等重要项目和重大工程,取得了系列具有显著特色和创新性成果,促进了水利学科与地震、地质、遥感和管理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为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和岩土工程学科发展、提升水工程结构防灾减灾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查看详情
姓名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中心依托武汉大学在人文学科、信息学科的优势,突出城乡规划学和测绘学、信息技术学以及人文学科的交叉研究,立足于国家战略目标和湖北省的实际,以数字技术为特色,推动基础理论开发与创新实践并行。有助于建立一支在人居环境科学领域具有国际前沿研究实力、富有挑战精神、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引进国际知名科学家。为提升湖北省人居环境质量提供科研与实践平台。是国家和湖北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咨询、服务基地。
查看详情
姓名水力机械过渡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水力机械过渡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2008年7月通过由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的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论证。实验室是依托武汉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多学科联合形成的研究平台。其中,水利水电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两个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中国水利学会泵及泵站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本实验室。 本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39人(不含实验人员5人),平均年龄42岁,其中固定人员28人,流动人员11人,在岗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在固定研究人员中,教授15人,博士导师12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有1人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有3人在国际学术机构中任职。固定研究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0%,具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的人员占41%。研究队伍基本素质高,年富力强、结构合理,有从事科技创新应用基础研究的潜力和优势。 目前,实验室建筑面积已达到3800平方米,固定设备资产投资3580万元。实验室由4个研究室和3个试验大厅(实验场)组成,共同支撑本实验室的4个研究方向。实验室具有良好科研实验装置和设备,拥有泵系统过渡过程试验台、管道系统流固耦合试验台、水泵机组水力激振试验台、水电站过渡过程、水轮机能量试验台等,拥有大量进口测试设备和测量仪器,拥有一批国际先进的流体计算商用软件。
查看详情
姓名水射流理论与新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水射流理论与新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HubeiKeyLaboratoryofWaterjetTheoryandNewTechnology)于2011年8月由湖北省科技厅批准组建,依托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通过矿业工程、机械工程、流体力学、材料力学、自动控制理论等众多学科交叉,形成了以水射流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的多学科跨领域综合研究平台,是重要的水射流应用基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7月通过建设期验收评估,结果为优秀。 在能源与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下,实验室目前正致力于研究新型水射流理论,发展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的水射流技术体系,重点进行了水射流理论、油气能源射流增产提效新技术、水射流辅助高精度切割、掘进技术、深海矿物及其他资源射流泵提升新技术、空化射流环保水处理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查看详情
姓名地理国情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该实验室于2013年4月由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批准成立,由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主管,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湖北省航测遥感院联合共建,是我国第一个地理国情监测方面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实验室在复杂地理环境下地理国情信息提取、超大规模地理国情信息云平台、地理国情信息智能化决策分析等关键理论和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实验室聚焦立体式、多维度、高频度、高精度的地理国情信息表达、获取和处理能力建设,持续探索地理国情监测发展新模式,拓展地理国情监测内涵,不断扩大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应用领域,力争为自然资源行政执法、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管理等提供有效支撑。实验室将充分发挥凝聚高端创新人才、承担重大创新任务和实施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高地作用,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发展,全面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为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查看详情
姓名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国家测绘地理信
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前身是天文、重力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夏坚白教授于1957年创建,1996年批准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部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的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固体地球物理学湖北省重点学科,具有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球物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实验室具有国际先进的导航定位、重力和地磁探测设备,建立了多个野外观测基地。已逐渐成为我国大地测量和固体地球物理等领域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以研究地球重力场确定、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反演、空间定位理论、方法与技术及其应用为目标,推进对地球系统运行规律的科学认识,为国家资源和环境政策、灾害对策、空间和国防技术的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1)地球重力场理论、方法与应用 (2)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反演理论、方法及应用 (3)地球内部物理与地球动力学 (4)空间大地测量理论、技术及应用 (5)地震波传播理论及应用。
查看详情
姓名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以现代大地测量学、工程测量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基础,以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一流的学科为支撑,是一个跨部门、跨学科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机构。其主要目标是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国家重大工程与工业测量提供测绘保障,解决其中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难题,增强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的技术服务水平,促进工程测量学科的发展,培养高水平的信息化测绘人才。 实验室前身是“精密工程测量与测量机器人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于2000年6月由国家测绘局批准组建,依托单位为武汉大学;2008年6月28日,实验室更名为精密工程与工业测量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为武汉大学、湖北省测绘局和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精密工程测量理论与方法 多传感器集成的测绘技术 重大工程安全监测与灾害预警 工业测量 测绘工程信息增值服务 海洋测绘
查看详情
姓名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测绘学科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989年初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摄影测量与遥感及大地测量专业的相关实验室为基础开始筹建,并在当年由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成立;1991年世界银行贷款启动,成为世界银行在中国的七个跟踪示范实验室之一;1992年国家测绘局投入开放研究基金,实验室正式对外开放;1995年通过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国家测绘局组织的联合验收;2004年,在国家科技部等部委召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实验室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获“金牛奖”。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实验室在国家科技部开展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连续四次被评为“优秀”。 实验室主任为陈锐志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李德仁院士。 实验室遵循适度发展规模,并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拓展研究方向,不断引进高水平人才。实验室有固定人员121人,其中,研究人员106人。研究人员中,院士3人;教授80人,副教授21人;博士学位105人,45岁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员64人。 目前所设的研究室有:航空航天摄影测量、遥感信息处理、空间信息系统与服务、3S集成与网络通信、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等。
查看详情
姓名武汉大学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
从2018年开始,武汉大学在前期建立的科研特区——医学研究院基础上,根据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趋势及学校优势资源,确定免疫与代谢的交互调控这一前沿热点为主攻方向。通过进一步聚焦领域、拓展规模,遵循教育部对前沿科学中心管理和运行体制的要求,组建了武汉大学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中心组建后,在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平台搭建等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2019年10月30日,国家教育部在北京组织专家对武汉大学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的建设方案进行论证,校长窦贤康、副校长舒红兵带队参加,通过了答辩。 目前,中心已汇聚40多位活跃在免疫与代谢研究前沿的优秀中青年学者。中心拥有雄厚的前期研究基础。团队成员主持了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计划以及创新群体等。在重要国际刊物发表论文1000多篇,包括Nature、Science、Cell、Immunity、NatureImmunology、MolecularCell、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PNAS等国际顶级期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相关研究成果曾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等。
查看详情
姓名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ational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forMultimediaSoftware,简称NERCMS)于1996年1月23日批准组建,主要从事多媒体软件领域内的研发以及人才培养。中心依托于武汉大学建设,1999年以全优成绩通过验收,2002、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运行评估。 组建目的: ①通过承担国家多媒体软件领域重点科技研发项目,提供一流的工程化技术成果; ②针对多媒体软件发展中的基础性、关键性和共性技术,进行技术突破和工程化研发。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为软件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化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③通过中试基地建设,促进技术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 ④通过开设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点和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两个硕士点,培养和造就多媒体通信和软件技术领域的专业人才。
查看详情
姓名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04年11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立项,2005年3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实验室主管部门为国家教育部,依托单位为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教授,实验室主任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蓝柯教授。实验室的总体定位为:瞄准病毒学前沿领域,开展原创性病毒学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解决病毒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并取得标志性成果;同时围绕国家需求和人类健康,为病毒病防治提供科技支撑。实验室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际知名的和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病毒学研究中心、病毒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实验室围绕国家需求,紧扣国际科技前沿,以引起重大和新发传染病的病毒(如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艾滋病毒、手足口病病毒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病毒学及现代生物技术,从分子、病毒、宿主细胞、机体和人群等不同层面上,研究病毒感染的分子过程及其伴随的生命现象,阐明病毒感染、免疫与致病的分子机理,揭示病毒病的流行规律,完善我国病毒资源与信息库,发展病毒病诊断与防治新技术。目前实验室聚焦四个主要的研究方向:1)病毒遗传变异与分子流行病学;2)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3)病毒的免疫与致病机理;4)病毒病防治的基础研究,力争在病毒学研究领域形成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特色和优势。 实验室目前拥有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定的国际保藏机构之一)、中国病毒资源与信息中心(亚洲最大的病毒保藏库);建有完善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包括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三级生物安全动物实验室ABSL-3、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4);与美、德、法、英、荷、日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开展病毒学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培养病毒学高层次人才、促进病毒学及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
查看详情
姓名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0月13日获得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共建。 实验室针对目前杂交水稻可持续发展中的若干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为我国粮食可持续增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现主要开展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1)水稻杂种优势机理研究;(2)水稻发育与育性机理;(3)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基因发掘;(4)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5)杂交水稻发育与种子学研究;(6)杂交水稻超高产生理生态研究。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现有固定人员33人,教授20人,副教授7人,已形成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学研究队伍。在朱英国院士的带领下,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为各位有志之士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为各位有志之士一流的研究平台和服务。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