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18581571525
店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
关注
明星发明人
姓名姚剑
姚剑,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学科带头人,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兼职教授,中组部第4批“青年千人计划”公示入选者,长沙市3635计划领军人才,武汉市3551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松花江千人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百度Alpha学院2019级学员,武汉大学计算机视觉与遥感实验室(WHU-CVRSLab)负责人,现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学会计算机视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成像探测与感知专委会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机器视觉专委委员,中国图像图形学会三维视觉专委委员,湖北省暨武汉市新侨专业人士联谊会理事,湖南省涟源市人。1993年高中毕业于新化一中,1997年厦门大学自动化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获硕士学位,2006年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导师:湛伟权教授,Prof.Wai-KuenCham)。2001年至2012年曾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2001-2002,助理研究员,导师:Prof.GuanrongChen)、瑞士•达尔摩尔感知人工智能感应(IDIAP)研究所(2006-2008,博士后研究员,合作导师:Dr.Jean-MarcOdobez)、位于意大利的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JRC,JointResearchCentre)公民保护和安全研究所(IPSC,InstitutefortheProtectionandSecurityoftheCitizen)(2009-2012,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智能仿生研究中心(2011-2012,徐扬生院士团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年4月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加盟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任教至今,2013年入选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曾参与过欧盟第六和第七框架计划等多个大型项目,以及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合作项目。近年来,在PatternRecognition、ComputerVision&ImageUnderstand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RoboticsResearch、IEEETransactionsonImageProcessing、IEEETransactio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IEEETransactionsonImageProcessing,ISPRSJournalofPhotogrammetryandRemoteSensing,Neurocomputing,MachineVision&Applications等国际权威期刊和CVPR、ECCV、ICRA、IROS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90余篇被SCI、EI和ISTP三大检索收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软件著作权授权6项。长期担任相关领域的国际核心期刊和顶级国际学术会议的审稿人。自加盟武汉大学即创建成立计算机视觉与遥感实验室(WHU-CVRSLab),目前本实验室成员包括4位国内外合作导师,1名博士后,4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多名本科生。自从成立至今,主持和参与了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重点项目、湖北省科技支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也与行业相关企业(腾讯、华为、阿里巴巴、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深圳积木易搭、立得空间、吉威时代、江苏智途、湖南桥康、顺德天行健等)开展了一系列横向科技合作和学生培养合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l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 l图像处理、医学影像处理、视频分析、智能视频监控; l机器人技术、机器视觉智能检测、机器人视觉导航与定位、SLAM、室内导航与定位; l三维场景建模与渲染、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 lLiDAR点云数据处理与分析、三维变形监测与分析; l地面移动遥感、高分辨率遥感目标提取与场景解译; l高性能计算、GPU计算、多核CPU计算、GPU-CPU混合计算、云计算; l软硬件系统集成、Web开发、APP开发等。
查看详情
姓名李典庆
李典庆,男,湖北人,1975年出生,现任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院长。1998年获河海大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河海大学硕士学位,2003年12月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2005年6月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出站,2005年7月破格晋升副教授,2008年11月破格晋升教授。 主要学术任职有国际期刊EngineeringGeology、ComputersandGeotechnics、SoilsandFoundations、BulletinofEngineeringGeologyandtheEnvironment、Georisk、ASCEJournalofRiskandUncertaintyinEngineeringSystems和岩土力学、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副主编或编委。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国际岩土工程安全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岩土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委员理事、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TC304两个技术委员会理事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1)水工岩土工程可靠性与风险控制;(2)水利水电工程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近年来在国际权威期刊如Landslides、JournalofGeotechnicalandGeoenvironmentalEngineering、EngineeringGeology等发表SCI论文100余篇、EI论文17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2567次,H指数=29。3篇论文入选ESI热点论文、13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论文被评为ComputersandGeotechnics期刊近五年最有影响的论文之一,并获优秀论文奖(OutstandingPaperAwards);1篇论文获国际期刊ComputersandGeotechnics优秀论文奖(SloanOutstandingPaperAwardfor2019);1篇论文获国际期刊Georisk最佳论文奖(GeoriskBestPaperAward);1篇论文获汪闻韶院士青年优秀论文奖;2篇论文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译著《基于ISO2394的岩土工程可靠度设计》获得中国出版协会2017年度引进版优秀图书奖。研究成果获2019年国际岩土工程安全协会突出贡献奖(GEOSNetAward)、2015年国际岩土工程安全协会青年科学家奖(GEOSNetYoungResearcherAward)、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1)、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1)等。
查看详情
姓名钱忠东
钱忠东,1976年12月出生,江苏泰州人,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学术兼职有: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FluidMachineryandSystems》副主编,SCI源刊《JournalofHydrodynamics》编委,中国水利学会泵及泵站专委会秘书长,第四届亚洲泵站前池模型测试研讨会主席,第六届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国际会议(ISFMFE)副主席等。 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青联委员、湖北省青联常委、武汉市政协委员、致公党湖北省委员会常委、武汉市委员会副主委、武汉大学委员会主委等。 1994年至1998年,东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本科,工学学士;1998年至2002年,东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工学博士;2002年至2004年,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博士后;2008年1月至2008年6月,韩国海洋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2004年5月至2009年10月,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副教授;2009年11月至今,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力机械和计算流体力学。
查看详情
姓名钟华
钟华,男,汉族,湖南人,1980年出生,现任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9月至2008年7月于湖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分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8年8月任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教授,2011年6月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部博士后研究员,2012年6月至2016年7月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部分析研究员。 现为国际水协会(IWA),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美国土壤学会(SSSA)会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爱尔兰自然科学基金及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技术评估中心评审委员。多次国际会议的大会主席、分会场主席和技术委员会委员。WaterResearch、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等20多个国际刊物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1)自然多孔介质中污染物的运移与转化;(2)农业面源污染物在土壤及地下水中的自然削减过程及其强化;(3)受污染土壤与水环境的修复技术。 近年来作为主持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浓度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多孔介质中非水液相的迁移和增溶行为及其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鼠李糖脂改变土壤中石油烃降解菌表面疏水性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石油烃摄取行为的关联”、国家水专项课题“多水源格局下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构建”下的子课题专题等项目近10项,并作为实施负责人参与了美国NIEHS超级基金项目(SUPERFUND)“Mass-transferandMass-fluxDynamicsofChlorinatedSolventsinHeterogeneousSystems”、美国国防部战略环境研究与发展项目(SERDP)“FacilitatedTransportEnabledInSituChemicalOxidationof1,4-Dioxane-ContaminatedGroundwater”、美国能源部项目“In-situBiosequestrationforRemediationofUraniuminGroundwaterattheMonumentValleyUMTRASite”以及美国农业部国家自主研究基金项目“AMechanisticStudyoftheTransportandFateofBiosolidColloidsinSoil”。在WaterResearch、WaterResourcesResearch、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近50篇(半数为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EI论文50余篇,论文SCI他引400余次。参与编写论著两部。多次参加AGU年会、WRE、ICEST等多个国际会议,作大会邀请及口头报告10余次。与亚利桑那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部土壤、水与环境科学系ContaminantTransportLab保持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查看详情
姓名崔远来
崔远来,男,汉族,江西人,1966年2月出生,现任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9-1988.7,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本科;1988.9-1990.12,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硕士;1996.9-1999.9,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博士。 现兼任《农业工程学报》及《节水灌溉》编委、美国农业与生物工程学会(ASABE)会员、水利部灌溉试验总站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及江西省吉安市科技顾问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为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水资源系统最优规划与管理;灌排系统现代化管理;灌溉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农田水环境修复。 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基金、中美国际合作项目、“863”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水利部“948”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项目等50余项课题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SCI及EI收录60余篇,出版专著4部、主编或参编教材2本,作为主要撰稿人参编国家及部级规范2部,获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5项。获得各种科技奖励12次,其中国家奖1次、省部级二等以上科技奖励8次。2004年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查看详情
姓名陈明
陈明,男,汉族,湖南耒阳人,1977年2月出生,现为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03年获武汉大学水工结构工程硕士学位,2006年获水工结构工程博士学位,2009年晋升副教授,2015年晋升教授。2013-2014年为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访问学者。兼任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面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工程爆破协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工程爆破及岩石动力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讲授水利工程施工、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等课程。主要研究内容有:①边坡静-动力稳定性分析、②岩石爆破破裂数值仿真方法、③岩体开挖程序与方法、④爆破振动响应数值模拟、⑤爆破有害效应控制技术、⑥地下洞室施工期通风仿真、⑦砂石料爆破开采技术、⑧岩体结构安全无损检测、⑨水工结构拆除爆破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题1项;参加973计划课题3项。主持承担了乌东德、白鹤滩、锦屏、老挝南俄1、丰宁抽蓄、阳江抽蓄等一批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RockMechanicsandRockEngineering》、《TunnellingandUndergroundSpaceTechnology》、《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爆炸与冲击》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并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合著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参与项目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查看详情
姓名何真
何真,女,汉族,浙江人,1962年6月出生,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美国混凝土协会(ACI)中国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材料磨蚀磨损机理与评价方法、水泥基材料微结构形成与调控、混凝土耐久性、CO2吸收利用以及建材绿色评价。最近5年主持或参与的相关研究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水利部资助项目等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省部级二、三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查看详情
姓名陈泽宗
长期从事无线电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主持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行业专项及湖北省科技厅支撑计划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已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已授权8项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5项软件登记著作权,自主研制的小型阵列高频地波雷达和S波段多普勒测波雷达已应用于我国沿海多个海洋观测站,2次被评为武汉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主要研究方向: 1、无线电海洋环境探测(高频地波雷达和微波雷达) 2、雷达系统与信号理论 3、软件无线电技术 4、射频电路与嵌入式系统
查看详情
姓名郑国兴
2002/09-2005/06,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学工程专业,工学博士; 1999/09-2002/06,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电子学专业,工学硕士; 1995/09-1999/06,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专业,工学学士; 2005/08-至今: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 2014/02-2015/02:英国伯明翰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访问学者 基础研究(Foundmentalresearch): 微纳光学(Micro-nanoOptics)、超材料(Metamaterials)、超表面(Metasurfaces)、计算全息术(ComputerGeneratedHolography) 高新技术(Hightechnology): 衍射光学(DiffractiveOptics)、激光光束整形(LaserBeamShaping)、光学设计(OpticalDesign)
查看详情
姓名陈震中
陈震中,教授,博导,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兼职教授,ISO/IECJTC1SC29WG11国际标准中国专家组成员,中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成员。本科就读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2013年由美国硅谷MediaTekUSAInc.加入武汉大学。主要从事计算视觉、图像处理、视频处理、多媒体通信、云计算、用户体验等方向的研究。 发表国际期刊会议论文100多篇,其中包括IEEETIP/TMM/TCSVT20余篇,拥有20余项国际国内标准(H.265/HEVC/AVS)提案,10余项国际国内专利申请。担任JournalonVisualCommunicationsandImageRepresentation期刊编委,IEEETechnicalCommitteeofMultimediaSystemsandApplications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多媒体通信技术委员会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IG联席主席,IEEE物联网简报编委,2012IEEEICMEWorkshoponEmergingMultimediaSystemsandApplications主席,2014IEEEICME论文主席,2014IEEE物联网世界论坛专题主席,2015IEEEICME分区主席,国际电信联盟(ITU)青年发明家评委。并担任IEEETIP/TMM/TCSVT/TOC/TVT等20余种国际期刊审稿人以及IEEEICC/Globecom/ISCAS/ICIP/ICME等20多个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现承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863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曾获微软学者奖,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最佳博士论文,香港科学院青年科学家提名奖等奖项。指导学生获首届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大赛视频分析挑战赛人脸识别第一名(一等奖)、第30届图像编码会议(PictureCodingSymposium,SanJose,2013)挑战赛提名奖(唯一获奖本科生团队)、第一届IEEE多媒体大数据会议(BigMM)挑战赛冠军、第14届”挑战杯“智慧城市专项赛一等奖等。
查看详情
姓名胡翔云
胡翔云,1973年10月生于江西省新干县,工学博士,教授,博导。2010年从美国ERDASInc公司辞职回武汉大学任珞珈学者特聘教授,现任摄影测量系主任。发表SCI期刊论文20余篇,为20余种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摄影测量与遥感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研制了被国际著名企业(微软、PCIGeomatics、ERDASInc等)采用的快速特征提取技术smartdigitizer;主持研制了easyfeature软件系统,用于遥感影像的快速特征提取和变化检测,受到了国务院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肯定和推荐,应用于测绘地理信息、国土、减灾等行业。 研究方向:遥感数据(影像与点云)的信息提取、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及其应用。
查看详情
姓名乐鹏
武汉大学教授,博导。湖北省空间信息智能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地理空间信息与位置服务研究所所长。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等。先后曾兼任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协会(GRSS)地球信息科学委员会主席,国际开放地理信息联盟(OGC)中国论坛主席,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ISPRS)第六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秘书等。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网络地理信息与位置智能服务、空间数据库、高性能地理计算的研究。
查看详情
姓名胡继明
胡继明,博士,教授,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讲授“激光分析”和“生物传感器”等课程并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副院长(2001-2009)。 研究领域与兴趣: 1、激光光谱 2、传感器 3、经络研究 4、分析仪器研制
查看详情
姓名李倩倩
学习经历: 2000年9月-2004年6月:湖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本科生 2004年9月-2009年6月: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导师:李振教授 工作经历: 2009年9月-2011年10月:武汉大学物理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汪国平教授 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武汉大学化学学院与分子科学学院,讲师 2012年12月-2018年11月:武汉大学化学学院与分子科学学院,副教授 2016年9月-2017年9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访问学者 2018年12月-至今:武汉大学化学学院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与兴趣 研究对象主要是具有推拉电子结构的有机共轭体系,研究范围涉及太阳能电池,发光材料,传感器等领域。至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Adv.EnergyMater.,Adv.Funct.Mater.,ACSNano,Adv.Sci.,Small,J.Mater.Chem.A,ACSAppl.Mater.Interfaces,Chem.Comm.,Org.Lett.等。
查看详情
姓名王春江
研究领域与兴趣 1.高效、高立体选择性环加成反应(1,3-偶极环加成、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等); 2.具有生理活性的手性药物关键中间体、非蛋白质α-氨基酸(α-AAs)的绿色高效构建; 3.双功能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设计、合成及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承担项目与课题 1.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催化不对称1,3-偶极环加成(21525207,2016.1-2020.12)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AzomethineYlide参与的催化不对称[6+3]-环加成反应研究(21372180,2014.1-2017.12)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型手性配体TF-BiphamPhos设计合成及其在催化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研究(21172176,2012.1-2015.12) 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氢键给体协同活化策略在手性氨基-硫脲类双官能团有机小分子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20972117,2010.1-2012.12) 5.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中心手性诱导的新型轴手性双膦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研究(20702039,2008.1-2010.12) 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型手性二胺和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应用研究(20642005,2007.1-2007.12) 7.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649,2011.1-2013.12) 8.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ZRZ0273,2013.1-2015.12) 9.参与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2011CB808600,2011.1-2015.8)
查看详情
姓名黎厚斌
教育&学术经历 博士环境科学,武汉大学,2004 硕士无机化学,华中师范大学,1989 本科化学,湖北荆州师范学院,1983 学术经历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化学专业,副教授,1989-1997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化学专业,副教授,2000-2005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包装工程,教授,2005至今 研究方向 包装材料,智能包装 学术兼职 1.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3.全国数码影像材料与数字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4.原教育部高等学校包装工程专业分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5.Bioresources、JournalofAppliedpolymerScience、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等期刊特约审稿人,《包装工程》、《《包装学报》编委会委员。 荣誉获奖 1.全国包装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2.广东省汕头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查看详情
姓名易尧华
武汉大学教授、博导,教育部原印刷包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印刷工程分委员会委员。现任教于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彩色数字成像技术研究方向负责人,主要从事彩色数字成像(DigitalColorImaging)技术领域的打印机成像技术、图像文本信息提取、成像质量检测与分析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获湖北省优秀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奖励及武汉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导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6项,申请获授权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2项。担任《SignalProcessing》、《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等学术期刊的审稿人。主持或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教育部广东省产学研项目、中央高校专项基金项目及产学研合作等项目10余项。主持研发“图像色彩管理系统”、“影像质量检查与评价系统”、“印版成像质量检测与分析系统”等软硬件系统产品。
查看详情
姓名曹强
武汉大学研究员,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技术与应用,包括飞秒激光精密加工,超快成像,瞬态吸收光谱测量,激光微多普勒仿真等,从事激光加工、泵浦探测成像、宽禁带半导体性能调控等前沿交叉研究。 近三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金号为51375051,80万)、航天二院仿真中心研制项目(56万)、北京理工大学基础研究基金(共20万)等5个项目;参与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1000万)、科技部973计划项目(3600万)等重大项目4项;作为骨干全面参与实施武汉大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6500万)。 2015年到2017年搭建飞秒激光加工实验平台,实现飞秒激光修复材料缺陷,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Nanoscale封面文章:Nanoscale9,17233–17240(2017)。 2007年到2010年搭建激光冷却实验装置,首次观测物质波超辐射红蓝失谐不对称性,以第一作者投稿,最终发表在榜刊PRL上:Phys.Rev.Lett.105,220404(2010)。因与诺奖得主W.Ketterle就现象解释部分激烈争论,一作、二作由负责交锋的合作方NIST教授替换。 2015年到2016年主持发明一种色盲眼镜新技术,开发出色盲眼镜产品并测试良好,在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暨第四届“珠江天使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从60支队伍脱颖而出,获得团队组总决赛第三名(省二等奖)。
查看详情
姓名雷诚
武汉大学教授、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 超快成像/频谱测量、生物光子学、单细胞分析、医学诊断、机器学习、光通信、微波光子学 教育经历: 清华大学 电子工程系,博士(2008.9~2013.7) 研究方向:光纤光学,光纤通信,微波光子学 华中科技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学士(2004.9~2008.7) 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 工作经历: 2018.9~至今,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2017.4~2018.8,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 2015.2~2017.3,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员 2013.7~2015.1,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员 所获荣誉: 光学论文赏,日本光学学会(2017) 大会最佳论文奖,SPIEPhotonicsWest(2016)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2013)
查看详情
姓名王羽
王羽,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IEEE会员。主要从事电力系统防雷与接地技术、过电压、外绝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围绕以上研究工作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0余篇、EI检索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 教育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 2017/12-2018/12,美国田纳西大学,电气电子与计算机学院,访问学者,合作导师:YiluLiu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 2013/08-2015/06,武汉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合作导师:方彦军教授 2006/09–2012/12,武汉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博士,导师:文习山教授 2002/09–2006/06,武汉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士,导师:文习山教授 工作经历(按时间倒序排序) 2018/12-至今,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8/09-2018/12,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讲师 2015/07-2018/09,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 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按时间倒序排序)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7162,旋转风机叶尖电晕电荷动态分布特性及其对上行先导起始和发展影响机制,2020/01-2023/12,63万元,在研,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607126,附着金属悬浮电位体染污绝缘表面局部放电特性与发展规律研究,2017/01-2019/12,21万元,已结题,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1537009,SF6气体绝缘装备分解组分分析的故障诊断理论与方法研究,2016/01-2020/12,300万元,在研,参与 [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YFB0900801,±1100千伏直流工程过电压抑制与绝缘配合及雷电防护技术研究,2016/07-2020/06,190万元,在研,参与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507119,含电位悬浮导体组合间隙雷电冲击放电特性及击穿机理研究,2016/01-2018/12,21万元,已结题,参与 [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4M560624,组合间隙操作冲击放电路径选择性数学模型,2014/09-2016/08,8万元,已结题,主持 [7]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总部科技项目,SGTYHT/14-JS-188,风光储输示范电站风电系统雷电防护关键技术研究,2015/01-2017/12,520万元,已结题,子课题负责人 [8]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GDKJXM20162136,引雷塔雷击特性和雷电流实测研究,122万,已结题,主持
查看详情
姓名郭丽蕊
郭丽蕊,任护士长,目前已有近10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发表论文100余篇。热爱护理事业,热爱发明创新,每一种发明创新都是从长期的临床工作实践中得来。为解决神经外科病人喷射性呕吐为工作人员带来的巨大工作量,她发明了呕吐物接收装置;为了顺利地为烦躁病人,开展PICC置管,解决人力缺乏的难题,她发明了一种PICC置管固定装置;为了解决护士配药过程中的职业暴露,加快工作速度,她发明了一次性安瓿瓶开启装置。主持发明的“一种多功能折叠转运床”获得中华护理学会“创新发明”大赛二等奖及2020年第三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查看详情
姓名王军华
王军华,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电机与电力电子中心主任。1981年出生,山东临沂人。2008年赴香港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11年1月,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PMC)学习。2011年11月,加入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9月加入美国能源部GATE中心(UM)担任研究员职务,同年12月起担任DTE电力电子实验室副主任。2012年10月受邀担任美国克莱斯勒集团公司研究顾问。2013年回国,加入武汉大学,聘任为教授。 珞珈青年学者。获201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2015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论电工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论电工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无线输电专委会委员,中国电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源学会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与装置专委会委员,武汉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美国IEEE学会会员,国际电磁场计算学会(ICS)会员,中国电源学会高级会员,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ialElectronics、IEEETransactionsonPowerElectronics、JournalofAppliedPhysics(AIP)、IEEETransactionsonMagnetics、IEEETransactionsonAppliedSuperconductivity、IEEETransactionsonMechatronics等国际学术期刊论文评审专家,历次InterMag、CompuMag、CEFC、MMM、MT等国际会议论文评审专家,《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国内核心期刊论文评审专家。主要从事电力新能源与新技术、智能配电网工作,重点研究新能源储能技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配网人工智能、电力新材料等。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SCI源期刊发表论文39篇,包括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ialElectronics、IEEETransactionsonPowerElectronics、JournalofAppliedPhysics(AIP)等,发表国际会议论文60余篇,受欧洲专业出版社邀请参编英文学术论著1部,申请美国专利、欧盟专利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近五年承担和参与完成美国NIH、美国能源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美国克莱斯勒集团公司、香港研究资助局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十多个项目。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前瞻性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拔尖人才类、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大唐集团、南瑞集团等在研项目十余项。于2014年,获评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2015年,获得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2016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智能充电桩及无线输电成果获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十大人气产品奖”、“优秀产品奖”,2017年,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装置研究成果获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特等奖。
查看详情
姓名王中元
王中元,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多媒体信息处理、监控视频大数据分析、身份计算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主持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项目1项,担任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副组长。作为技术负责人研制的网络摄像机、视频服务器分别获得CES大奖、全国十大安防新锐产品,参加实施了东莞平安城市、深圳电子公交监控等重大工程项目,编制3项公安部标准,针对新冠肺炎人员防控研发的口罩人脸识别技术受到湖北日报、环球时报、中国科技新闻网等媒体广泛关注。在国际权威期刊和顶级国际会议发表论文80余篇(含5篇ESI热点/高被引论文),第一申请人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其中3项专利技术被我国AVS国家标准采纳,指导研究生获得IEEEAIM2019国际竞赛第二名。获得教育部、公安部、湖北省、广东省科技奖励6项。
查看详情
姓名周文俊
周文俊,博士,二级教授,电气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 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测试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委会委员,全国高电压测试与绝缘配合标委会委员,电力行业过电压宇绝缘配合标委会委员,湖北省高电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高电压技术》杂志顾问,《广东电力》杂志编委。武汉大学十大杰出青年,武汉大学师德标兵。 主要从事高电压绝缘与测试和防雷接地等方面研究。1)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横向项目18项;2)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3)获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4)发表论文140篇;5)出版专著1本,主编电力行业标准2部,主编出版手册2本,主编出版高级科普1本。
查看详情
姓名阮江军
阮江军,男,1968年生,浙江绍兴人,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华中理工大学博士毕业,1996年~1998年进入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11年聘为珞珈特聘教授,2013年聘为二级教授。曾任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研究生教学副院长等职。兼任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直流输电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能源行业接地标委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防雷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气工程大典》编委。所带领的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创新团队涉及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测与评估、电磁-温度-流体-力学多物理场分析、绝缘放电试验与机理、电工新材料研发、防雷接地、高功率电磁发射等学科研究方向。其中杜志叶教授,学科振兴杰出青年,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系支部书记,主要从事特高压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电气设备状态诊断、电磁多物理场耦合计算等研究工作;黄道春教授,主要从事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防雷接地、电磁场数值计算及其工程应用等研究工作。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纵向研究课题,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一批横向课题。已发表学术论文38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EI源刊论文1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8项,编写专著3部。主持的“电磁多物理场分析关键技术及其在电工装备虚拟设计与状态评估的应用”获2017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石墨碳纤维复合柔性接地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获2018年南方电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发的“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成功地实现了产业转化。
查看详情
姓名杨光义
杨光义,武汉大学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频电路,微弱信号检测,深度学习,图像评价与复原。于2006-2008年,在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于2012-2018年,取得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博士学位,目前在电信院教学实验中心通信工程实验室担任核心岗,主要负责高频电路、通信原理和电信网实训的实验教学工作。获得多想教学创新设计奖项,指导学生获得包括全国大学生FPGA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信息类创新能力大赛-通信工程应用竞赛,“经世IUV杯”全国大学生通信网络部署与优化设计大赛,电机工程学会杯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等多项竞赛奖项。
查看详情
姓名查晓明
查晓明,1967年生,安徽怀宁人,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2009-2020),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工学部委员,综合能源电力装备及系统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0),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获得者(2021),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入选者(2014)。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IEEE会员,中国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高校学术年会组织委员,中国电源学会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及装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直流输电专委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电子器件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理事,中国电源学会电能质量专业委员会委员,《电源学报》、《电力电子技术》等期刊编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奖励等评审专家。 分别于1989年、1992年、2001年取得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学学士、电力电子技术专业硕士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10月至2003年6月在加拿大UniversityofAlberta进行博士后研究。1992年留校任教,主要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领导的科研团队有多名青年学术骨干组成,长期从事大功率电力电子及其系统的应用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及系统、大功率电力电子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运行、新能源发电及新型供配电系统技术、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等。其在科学研究方面,面向高渗透率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的“双高”电力系统,提出了电力系统安全性框架下并网变流器运行韧性分析理论和评估方法;面向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动态问题,提出了并网电力电子变流器运行控制及系统建模方法;面向工业电力系统及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调控及优化运行问题,发明了多种多端口高压大功率级联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结构,并在工业生产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面向现代工业园区供电互动及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的接入问题,提出了新能源汇集接入和配电网中应用的大功率电力电子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先后共主持国家级重点项目5项,其中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智能电网联合基金集成项目课题1项(重点项目类)、2009/2015年973专题2项(国防重点项目类)。另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金面上项目、科技部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等多个项目,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余篇,EI收录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成果形成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共计6项,参与行业、团体标准起草和审查等多项。其于获202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科技成果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年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3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已经产业化的研究成果包括大功率电机用的高压变频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静止同步补偿器SVG)、有源电力滤波器(APF)、以及应用于电力系统及新能源领域测试专用的各种高电压大功率试验电源等。
查看详情
姓名李子乐
李子乐,男,汉族,1991年12月生,湖北孝感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光学(Micro-nanoOptics)、超材料(Metamaterials)、超表面(Metasurfaces)、计算全息术(ComputerGeneratedHolography)。2013年9月至2018年6月在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Light:Science&Applications(2篇),ACSNano(2篇),NanoLetters(1篇),Laser&PhotonicsReviews(1篇)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3篇,合作发表SCI论文8篇;授权发明专利15项。其中利用电介质双磁共振原理设计的工作于可见光波段的反射式几何相位超表面具有结构简单、深宽比低、与SOI材料兼容等特点,极大地降低了电介质超表面的加工难度,为超表面的工业应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且被证明可行的技术途径,该工作发表于ACSNano,目前已被引用80余次。荣获第十五届王大珩光学奖高校学生奖,入选2018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现为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博士后(入选“博新计划”)/特聘研究员。
查看详情
姓名肖晓晖
肖晓晖,女,博士,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教授。生于1969年12月,现为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微/纳米机器人的动力学与精密控制;特种机器人学;复杂机电系统动力学;工程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为武汉大学先进机器人与智能控制实验室主持人之一。目前主持在研项目有工程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多传感融合的人机交互规划与柔性控制”,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基于视觉与力觉感知的柔性智能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物流分拣系统”;中铁建集团公司科技项目:高速铁路接触网关键零部件故障失效与疲劳分析等。其“基于耦合动力学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受电弓系统技术创新及应用”的专利转化项目获得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查看详情
姓名刘开培
刘开培,男,1962年5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84年获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热工测量及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1987年获发电厂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和2001年获武汉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兼任教育部自动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磁发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曾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分会理事长。完成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在柔性直流输电、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新能源发电与接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20余篇,主要成果包括“电力系统谐波与间谐波测量”、“智能变电站电能质量监测”、“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含柔性直流输电的交直流系统安全稳定控制”等。目前主要从事直流输电、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新能源与智能电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查看详情
姓名刘进
刘进,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计算机图形学与人机交互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委会专家组织联系人,美国NewJerseyInstituteofTechnology访问学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与智能科学实验室博士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博士后,CCF/ACM/IEEE会员。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与理论博士。2004年进入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软件工程的基础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973课题任务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任务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武汉市青年晨光计划1项和中国气象局科技研究项目2项;作为核心骨干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基金、教育部国防重点项目、973“需求工程”、973“知识网格”、863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计划和欧盟欧盟框架计划FP6项目GREDIA。
查看详情
姓名彭蓉
彭蓉,现任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珞珈青年学者,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任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委会委员、软件工程专委会委员、教育专委会委员。主要从事知识工程、需求工程、云计算、移动计算与可信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863项目子课题和各类省市重点项目,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会议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
查看详情
姓名张国栋
张国栋,男,河南南阳人,1975年7月生。2002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6月武汉大学物理学院博士后出站。现在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材料工程系工作,先后任副教授、教授。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涉及先进连接材料和技术;表面工程,增材制造和再制造;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制备;材料加工计算、模拟和仿真;失效分析和无损检测。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和省级基金项目、攻关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重大科技专项10余项;军工项目5项;南方电网、中国铝业、国家电投、中国兵器、东风汽车等重点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30余项。其中,所研发的大截面铝母线焊接技术已经在全国20多个电解铝厂进行工业化应用;无电切割/焊接产品批量列装于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消防部队、特种部队、水电站;基于激光熔敷、等离子熔敷和智能熔涂等表面强化技术研制的多种工业零部件广泛应用于能源冶金机械制造领域。
查看详情
姓名姚宜斌
姚宜斌,1976年1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学历,武汉大学测绘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国家“973”计划等重大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100余篇)。他始终坚持一线教学,出版专著和译著各一部,参与编写6部专业教材,指导学生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常年指导本科生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中国测绘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测绘地理信息教学成果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第三届武汉市青年科技奖等多想荣誉,入选教育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查看详情
姓名闫利
男,汉族,1966年,山西省山阴县人,无党派。现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任教,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博士学位,现任测绘学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获“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夏坚白测绘事业创业与科技创新奖”、“武汉大学“师德标兵””、“武汉大学首届十佳导师”等荣誉称号;兼任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战场环境专家组成员,任《测绘科学技术学报》、《遥感信息》、《地理信息世界》等编委。长期致力于卫星测图、移动测量以、匹配导航理论与技术以及测绘发展战略研究。主持和参加了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器装备等100多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多篇。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多源影像三维重建、三维激光雷达数据处理等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查看详情
姓名杨静
杨静,男,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导/副主任。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药物研究,如目前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中的多个环节与分子可作为药物设计的重要靶标等重大科研课题,其在此方面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同时与制药企业合作开发新药并获注册批件多项,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并获发明专利8项。其主要学术兼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调节治疗学委员、湖北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毒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细胞生物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药药流及药物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科技咨询专家、武汉大学第七届教学督导团成员、《医药导报》杂志编委。其研发的二类新药《缬草提出物及痉痛定胶囊》(临床研究申请批号:2002ZL0094),已转让武汉联合药业有限公司,于2011年9月23日正式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110032;药品注册批件号:2011S00735),其主持的平律复方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被评委武汉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查看详情
姓名吴雄斌
吴雄斌,男,1968年12月,湖北人,博士。现任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空间物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体制超视距雷达、天地波一体化MIMO雷达、高频地波雷达海洋监测以及无线电波传播等方面的研究,是OSMAR系列地波雷达系统总体规划、指标设计、海流算法和风、浪反演算法及软件的主要承担和开发者。在国内率先突破高频地波雷达海洋动力学参数提取技术:2005年突破地波雷达海流提取技术,2008年突破地波雷达风、浪反演技术,2016年建成国际上第一个天地波一体化组网海洋雷达系统,使我国地波雷达海态参数探测水平达到国际水平。近年来又提出海面电导率分布、浅海水深以及风浪能量方向扩展因子的无线电遥感理论和算法;同时构建了从原始数据获取、数据分析与处理、到结果的物理解析的整个过程、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基无线电海洋遥感体系并得到应用,使我国地波雷达海态参数探测和应用达到国际水平。 承担和参与科研项目十多项,发表论文9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十七项(含国际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三项,软件著作权十八项。2019年获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项,获中国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项,2001年12月,“高频地波雷达OSMAR2000”通过国家教委主持的技术鉴定。2009年承担的岸基超视距雷达海洋探测项目“高频地波雷达OSMAR071”以及“全数字化高频地波雷达”通过中船重工集团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国家重点学科“无线电物理”核心成员,国家级精品课程“电磁波理论”主要成员,主讲“电磁波传播原理”、“随机介质中波的传播”、“数学物理方法”和“无线电波传播”等课程.参加973项目“电波环境”,教育部创新团队主要成员,湖北省创新团队主要成员,亚太海洋雷达协会委员。 目前担任“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和课题负责人。
查看详情
姓名袁良杰
袁良杰,博士学位,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新型超分子胶凝材料制备与应用;二氧化硅及其相关材料制备与应用;化学能源、新型环境材料;新材料的合成方法与装备等,并承担与上述相关的项目20多项(含国家、省、企业合作)。于2021年完成其”一种球形二氧化硅基核壳结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成果转让。
查看详情
姓名于萍
于萍,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活体分析化学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2007年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所工作。期间于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赴美国犹他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离子传输和神经科学的交叉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她在该领域取得了一些研究业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利用离子间相互作用实现分析方法选择性的新思路,建立了多种生理活性分子的高选择性活体分析新方法;2)针对活体分析的要求,利用离子自组装技术,提出并建立了可用于活体分析的电化学传感新界面;3)率先提出微米管整流的新模型,并研究了不同阴离子调控的离子反转行为。迄今,已在本专业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H-index46。2011年作为首批会员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二)、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及中国科学院王宽诚“优秀女科学家”专项奖等奖项。
查看详情